央视《经济半小时》点赞博鳌乐城,苏生生物为加速全球创新药械惠及国人贡献“再生”力量

2023-11-30 09:29

近日,首届中国健康产业大会在海南召开,各大医疗医药企业、行业专家云集。在展会现场,3D定制再生骨、人造软骨工程支架、集“4K+3D+荧光系统”功能于一体的腔镜系统等多项尖端医疗科技产品集中亮相。


央视《经济半小时》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深入解析了博鳌乐城在大健康领域的改革创新与实践成果。



SmartBone®智能骨修复材料是一款来自瑞士IBI公司的高端器械产品,这是一种新型复合生物活性骨替代物,专为重建手术中的骨再生而开发。它是来源于牛的松质骨,跟人体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具备优良的生物力学支撑性能。除此之外该产品可以进行个性化精准定制,精准吻合患者复杂的骨缺损部位,简化手术操作的同时加快患者骨头愈合生长。


海南苏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胜博士参与了SmartBone®智能骨修复材料的研发。2020年回国创业后,和瑞士方面签署合作,将这项新产品带回了国内。他希望这项还没有走出海南的新产品,能被更多人知道。


海南苏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晋:我们这款产品来源于牛的松质骨,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也具有很好的生物力学支撑性能,最重要的是它还有一个非常好的诱导骨再生的能力。



SmartBone®智能骨修复材料真实案例


胡先生是首批用上3D定制再生骨的患者之一,七年前的一次车祸,导致他的右小腿胫骨和腓骨粉碎性骨折,后期治疗过程当中出现了感染,最后导致大体积的骨缺损。


患者 胡先生:我之前是医好了,然后下雨天的时候又骑电动车摔到了,有那个钢板我就没有去管它,就引起了骨髓炎。现在感觉装上生物骨之后就比较好一点,方便、也比较舒服一点。尤其是晚上睡觉,它也不那么痛。



海南苏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胜:胡先生的案例本身也是我们真实世界研究的一部分,他的案例应该说是一个相对复杂,目前来看也是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如果没有乐城先行区的先行先试政策,可能我们这个产品也没有那么快能引入到国内来,即使来了,可能也是几年之后。




真实世界研究加速创新产品上市


在过去,一项国外前沿医疗药械要应用在国内患者身上,往往要经过三期临床试验,花费数年。2019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与海南省政府联合在乐城先行区启动药械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工作,为加速全球创新药械产品在中国的可及性提供新途径、新方案。


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贾宁:如果正常的话,一个药品引入到中国需要3到5年的时间,乐城的政策是临床急需的、小范围小量的先行先试,也就是说国外已经上市、但是国内还没有上市,对于国内有这样需求的急需的患者,我们进行“先行先试”。



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工作,让乐城先行区逐步成为国际创新药械加速进入中国市场的“绿色通道”。曾胜之所以选择将公司落地海南,正是看中了这里的区位优势和自贸港政策的便利。

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王刚: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工作是国家药监局和海南省政府高位推动的重大制度集成创新。截至目前,已经有13个产品通过在博鳌乐城开展真实世界研究,加快了国内获批的上市进程。



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朱宁:我们把乐城研用的国际创新药械产品,加快推进它在海南本地的落地转化和生产。这将为海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结构性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